2023年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如何提高?有什么技巧?

题主这备考经历和公考菌太像了。公考菌在开始备考公务员的时候感觉言语不过如此,简单复习正确率还不错。但是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问题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刚开始70%的正确率,一个月之后还是70%的正确率,两个月之后依然没有什么长进。心态直接就崩了。
这个问题困扰了公考菌好久,但是最后公考菌也成功解决了,并且言语的正确率稳定在90%左右。至于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当初是跟着一起公考的老师学习的,自从跟着班次之后,以前困扰自己的题目也有了解决方法,也知道碰到这类题目后到底该如何思考,循序渐进的学习之后,言语理解就有了质的提升。

当然对于各位公考小白来说,或者是对于一些备考很久但是成绩依旧很难提高的同学来说,尽量还是选个线上班进行学习。至于班次地选择,一定要找课时丰富,有真题课,有督学答疑的线上班次,这种课程才能让你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效率才会更高,而且有老师进行指导,也不容易走弯路,成绩才能更快的提高,也能让你尽快的上岸,除此之外,线上班的课程可以无限制回放,让你在什么时间都可以学习。
题主直接跟着这个班次进行学习即可,当然题主现在更想要言语的做题技巧,公考菌也在这简单和题主分享一下:以下这些技巧都是公考菌在一起公考上课时学习到的,题主在跟着班次学习的时候也能学到这些内容。
先给大家辟个谣,言语理解题目,一定不要凭着语感做,你对答案的时候就会发现,凡是靠语感做的题目,只要是有点难度,基本上都做错了。出题人会设置各种陷阱,骗的就是靠语感做题的你,言语理解的题目都是文段,都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前后对应的内容非常多,而且每个题目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所以对于你来说,重要的做题方法就是两个字:找、对。对,你没有看错,想要有质的提升,就是靠这两个字。
言语和申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需要对文段进行通读然后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然后做题,所以找出文段中的“句和点”非常重点。
言语理解主要包括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和篇章阅读。其中篇章阅读的题目都在前三项里面,而且很多省份不考篇章阅读,基本没有什么可说的。就阅读理解来说,中心理解题目是关键,而在中心理解题中,“找”同样重要。在文段中找到关联词、程度词、主题词等,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逻辑填空题更是把找和对展现的淋漓尽致。以题目为例,当文段中出现(1)标志词:是、即、因此、可以说、换句话说、比如……;(2)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3)无明显标志,通过前后分句进行解释说明等时,需要将所填词语要与解释说明信息形成对应。
以该题为例,第一空,横线处搭配“企业”,后文“大量中小企业”对应前文“德国企业”,对横线处进行解释说明,“家门口”体现离得近、获益多,对应 B项“近水楼台”。A 项“蜂拥而至”指一群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为中性偏消极词,多搭配地方、领域或人,如对一个人的批评蜂拥而至,与文意不符,排除。C 项“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D 项“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均与文意无关,排除。 找好关键词,正确对应,言语题目尽在掌握。
语句表达题,以语句排序题为例,做题方法也是找和对。看一下语句排列题的知识点就明白了,找到一些关键词,然后对应捆绑即可。
最后想说一个应试技巧,在考试中需要有一种“放弃思维”,比如部分数量关系,部分逻辑判断题目等,而放弃部分题目的基础就是其他知识点你已经掌握的很牢固,这些题目可以帮你拿到足够的分数。我之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都是用的这种方法,比如之前参加过江苏省考,每年的真假推理和组合排列都比较难,对于我来说这类题目既浪费时间还保证不了正确率,于是考试之前我就决定直接放弃,当然结果也是比较美好的,除了这类题目,其他的题目我基本没怎么错。
言语的提分并不难,迈过坎儿后才能一定的竞争力,希望你可以尽快在复习的道路上涅槃重生。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