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路分析方法--阻抗概念
2025-03-12
百战团队

最常见的方法是,断开V1和R1之间的连接,切断电流回路。如下图所示。
或者我们可以通过短路的方式,把R1旁路,如下图所示。将R1前面加一条导线,把电流引向阻抗低的通路上,R1上将获得忽略不计的电流。
上述两种方法,都很直截了当,要么将V1到R1的通路彻底断开,要么短路R1,处理的干脆利落。但是在工程的世界里,我们无法做的这么干脆利落,往往讲究个“差不多”就行。所以,“短路模型”我们只能做到“低阻抗”,“开路模型”我们只能做到“高阻抗”,交流成分幅值被大幅度“衰减”,我们就认为达标了。如下图所示,下图为实际的电源-负载模型。我们看如何通过调整阻抗来达到开关效果。实际电路中的电源都有输出能力限制和内阻,输出电流越大,输出电压也会越低。如下内阻为0.1Ω,负载为1KΩ的电路。在当前情况下,负载两端获得的电压为内阻和R2分压而成。我们可以计算出V=5V*(1K/(1K+0.1))=4.9999V,I=5V/1000.1Ω=4.9mA。
如果我们用“开路模型”的方法来调整阻抗,断开电路,该怎么调整呢?就是在电源和负载之间串接远大于1K的电阻,进行串联分压,使得R2上获得的电压更小。如下图,若串联的1M电阻与负载分压。我们可以计算出负载两端最终分配的电压:
V=5V*(1K/(0.1+1000K+1K))=0.00499V,I=5V/1001000.1Ω=0.0049mA。幅值削弱了接近1000倍,在工程思维上,R2近似于被“断开”了。如果我们用“短路模型”的方法来断开R2,该怎么调整呢?就是在负载前端并联远小于0.1Ω的电阻,与内阻进行串联分压,使得R2上获得的电压更小。如下图,若滤波措施等效为并联的0.005Ω电阻与内阻分压。我们可以计算出负载R2两端最终分配的电压: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国网考试资料!助你录取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对普通一本的学历来说,找到国网的工作已经非常知足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