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025年一些985毕业生开始主动选择「延毕」,有人故意挂科获取资格,这一现象会更普遍吗?如何看待这一选择?
2025-03-11
百战团队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选择,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典型例子。既然国家在政策层面持续不断地向应届生倾斜,那就不能怪大学生想方设法保留应届生身份。
去年,我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指出这项政策最终一定会走向政策初衷的反面。
近几年,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帮助大学生就业,大幅度扩大了体制内单位,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考和招聘规模。
同时,为了降低应届毕业生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难度,拿出相当大比例的岗位限制应届毕业生报考,将非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
政策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但从政策实施的情况来看,却形成了一种逆向激励。现行政策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是大范围的限制应届毕业生身份,比如近几年的国考中,超过 60% 的岗位明确限制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各省的省考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只不过比例没有国考这么高。
二是明确规定了“择业期”,毕业两年,只要不工作,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就可以保留应届生身份。
以上两点相结合,其实等于变相鼓励大学生不工作,不就业,即所谓的“逆向激励”:已经毕业的,想方设法不找工作,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就待在家里考试。还没毕业的,想方设法延毕,哪怕故意挂科,也在所不惜。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国网考试资料!助你录取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2025年想准备公考,但又毫无头绪怎么办?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