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团队

百战团队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百战团队 > 2025年电网招聘信息 >

2025年关于电气考研,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2025-03-12 百战团队
最近几日,在微信公众号留言和知乎上的留言中关于考研的问题比较多,我来分享几点体会,经验之谈,未必真知灼见,请大家一起交流。如今“考研热”的现象已经遍及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针对考研的培训机构也遍地开花。当然,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人选择读研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人是因为对科研的喜爱,有人是因为对于未来就业的思考,有人则是在父母的催促下做出的选择,但是不得不承认,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考研完全是在跟风。2019年,我国高考考生人数达1031万,按照最近十年以来的大约75%的高考录取率,每年大约有750万人进入高校,每年的专、本、硕、博毕业生人数在800万上,应届生就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这间接解释了“考研热”现象为何存在。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我国本科院校数量达到1245所,其中包含265所独立学院。其中开设了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在500所以上(含独立学院),每所院校每年毕业的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生人数少则数十,多则数百。而并非所有学校都具有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学校中绝大多数推荐比例也是非常低的。这些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全部都具有考研资格,再加上同等学力人员、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每年的电气专业考研人数可达数万。但是,具有电气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中只占少数,其中的教育部直属及211、985院校就更少了,电气专业考研竞争很激烈。 1、明确考研目的 为什么考研,每个人的回答并不相同,这个问题深刻而复杂,多数人都会将这个问题放到人生目标以及未来的生活工作的维度上去理解和思考。当然,有些人选择读研是因为对这个专业天然的喜爱和对科研的热爱(我读研期间同学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这种人读研属于主动选择,但我相信有一部分人读研的选择是被动的,或出于就业压力,或出于盲目跟从。无论读研与否,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对未来职业的期许与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或许是绝大多数考研人选择读研的第一原因。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做出考研决定前一定要问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大家要知道读研不会再学非常多新的专业知识,因为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数量很少,多数专业知识在本科阶段已经学完了。读研的目的是在专业层面开阔眼界,深度培养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相关课题的科研能力。读研不是为自己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不足去补课,也不是缓解就业焦虑良方。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个目标是教育部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定下的,从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设置也可以看出他们也确实在朝这个目标努力。部分高校的部分本科生确实能够达到这种要求,从而也有一些不错的职业选择机会,但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多数学校的电气专业在读本科生离这个培养目标还很遥远,并不具备电气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所期待的核心价值,一些大型企业对电气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本科阶段大家应该明确自己对专业和电气行业的认识,努力打好自己在电气领域的专业基础,了解考研和读研的难度,才会让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在纠结中浪费时间,在考研与就业中徘徊而最终两者皆失,更不要盲目跟风,大家都考我也考。 2、正确选择学校 在做出考研的选择以后,比较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学校,因为考研不同于高考,可以知道分数以后再报考。前文中已经提到,全国开设电气工程专业的学校有几百所,具备电气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校和科研单位也很多。而选择学校是一个结合自身实力、所就读的本科院校实力、考研目标院校竞争程度和未来就业行业及区域的综合思考过程。首先应该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有的人学习能力强,有的人学习能力弱,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电气工程考研初试科目为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二无概率论))、英语、政治、专业课(因学校而异,可能为电路、电力系统分析或者模电数电),这些内容的复习需要较大的精力,考研又不仅有初试,还有复试,复试的科目往往更加综合,是对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能不能满足对方学校初试的残酷竞争和复试的综合要求。其次,要清楚自己学校的实力和认可度以及对方学校考研的竞争程度。有些电气强校在招生过程中是比较看重学生的本科院校的,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实力较强,则是一种无形的加分。同时,电气强校接受推免的比例较高,留给考研的名额较少,而且报名人数比较多,报录比基本在10:1以上(关于各大电气强校会在后续文章中详细分析)。再次,要提前想清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区域。不同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就业认可度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原电力部直属高校在传统电力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发电集团)的就业受认可度较高。有些学校在个别区域内受认可度比较高,但在其它地区则较差,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同宗同源,电气实力相当,但是其毕业生去向有明显的南北方分化。所以在选择高校时要知道自己未来想去哪里工作,择校问题上切勿“跟风”。 3、全身心准备 如果想考取理想的院校,考研的准备多则一年,少则数月。公共课科目较多,准备耗时更长一些(具体的公共课复习注意事项后续文章会详细解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以高效率和良好的进度保证复习的效果。平时注意搜集公共课和专业课资料并且了解目标学校动态以及当年度的招生政策。考研复习的过程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也要求有足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就体现在复习场所的选择、复习资料的准备、身心状态的调整和考研信息的搜集等各个方面。 4、排除外界干扰 目前,因为“考研热”现象的持续,催生出很多考研培训机构和考研资料贩卖人员,其发布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商业性和倾向性,对信息的可信度和价值一定要有自己的评判,不跟风讨论。对关键信息的获取和关键考研资料的获得途径要慎重。尽可能地和自己本校往届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取得联系并参考其经验。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国网考试资料!助你录取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国网考试资料下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