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在投资什么实体项目?低成本实体店投资项目分析

今天看到了五句话,是梁宁讲产品经理对产品的系统迭代相关的内容,很有感触。
1、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是否厉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判断他设计的产品第一个版本有多简单、直接、切中要点,能不能直指人心。
2、我只要做强哪个点,用户就必然买账。
3、迭代中,重要的是次序,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预动作。
4、永远对于寻求某种满足的人,提供确定性满足。
5、对外部,可以快速得到用户的反馈,让用户反馈去驱动产品;对内部,建立了开发团队的节奏感和确定性,每周都有新版本。
1、企业类型分析
目前人事管理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Saas软件,一类是传统软件,前者定位于中小型企业,需求比较简单的企业,后者定位于中大型企业,需求比较复杂的企业,而我们的产品属于后者。所以,第一步是要理清楚自己产品的定位,适用客户的类型。
2、咨询人群分析:HR、IT、采购
通过数据分析,线上过来咨询的客户岗位,分为HR、IT、采购三类,其中HR为主,IT为辅,采购较少,那么针对这三类人群,我们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推广,他们三者偏向于获取信息的平台有哪些,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内容、广告去打动他们。
3、用户人群分析:HR专员、HR经理、一线员工、企业高层
各类用户的需求点不同,HR专员侧重于系统带来的自动化处理功能减轻工作量,HR经理更多的考虑多大程度上提高部门效率,规范人力资源制度。
IT部门比较关注是否可以完美地对接进他们的系统,符合他们的技术要求与指标的。着重说下企业高层,企业选择付费一款企业管理系统是需要群体决策,而在决策中高层占决定性作用,高层看重产品数据分析的帮助,带来的企业整体效益提升。
4、竞品营销渠道调查
对于我们的产品来说,目前市场上竞争对手还是比较多的,有些网络推广做的很不错,我们可以挑选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几家重点分析。
竞品:用友、金蝶、i人事、盖雅工厂、仁力名才、红海科技、薪人薪事、蓝灯软件等。那么对于这么些竞品,从渠道推广方面,我会去关注这些点,并将其一一整理出来:
(1)搜索引擎营销:seo优化、sem推广;
(2)软文营销:主要针对一些免费的论坛和B2B平台;
(3)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平台、内容类型、阅读量等;
(5)新闻营销:了解竞品的新闻稿内容和新闻稿发布渠道;
(6)活动营销:线上活动和线下沙龙活动;
(7)问答营销:主要针对百度知道、知乎等平台,观察其活跃情况;
(8)平台合作:主要是针对资源合作、互推等;
(9)社群营销:观察其是否是用社群圈粉,并且想方设法混进去;
(10)视频营销:观察其视频内容的产出方式、互动情况是怎样的;
作为一个小公司的小老板,有共鸣。当我开启一个项目的时候,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利润,挣钱,因为一个挣钱就是一个企业的道德。然而选择的项目的复杂度,就决定了我对这个项目的信心。有的人,描述一个项目,花费几个小时还没有给别人讲清楚到底是从哪里来客户,卖给客户什么东西,客户为什么付钱。其实就是对自己的项目很没有信心的表现,也是没有认清自己商业逻辑的表现。
比如我开个饭馆,就是找个做饭的,做好饭,把饭卖给一个饥饿的客户,收钱,商业逻辑简单到一看就懂,客户是谁,产品是什么,怎么收钱,收谁的钱,该收多少,市场上都有完整的逻辑存在。让人一看就懂,也就是说只要我做强我的产品,用户就必然买账,其实就是对商业逻辑的升级,可能在卖饭的过程中,我又开始加了饮料,加了外卖,加了宵夜。
从营业时间上和产品项目的丰富度上,进行了迭代。迭代的本质就是排序,先上什么后上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上,是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和方法。比如我增加这些就是因为客户的需求存在,我自己在完成生存的基础上,还有余力去做这些增加利润,那就开工增加品类和增加营业时间。
任何一个迭代,产品的新增,都是有上一个产品作为基础的,也就是先后顺序,每一个现有产品的情景都是下一个产品情景的预动作。同时,产品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最核心的商业逻辑的确定性。还是饭店,让客户吃饱喝好是确定性,不能把唱个歌、喝个茶变成自己的主营业务。
最后一条,作为一个老板,一定要把用户的反馈当做自己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让用户反馈来驱动自己的产品的调整,不能拍脑袋进行更新迭代,市场信息才是我们调整工的基础。有了市场上用户的信息反馈,下一步就是自己内部团队调整的节奏和方法,提升效率,优化流程,提供每一次调整后的确定性。
当我们上了外卖、宵夜,我们就要提供外卖、宵夜的确定性。让每一次更新迭代都完美收官。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国网考试资料!助你录取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