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团队

百战团队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百战团队 > 站长日记 >

用”风险对冲”思维去对待高考志愿的选择

2020-06-14 百战团队
这两天因为高考成绩出来,不少家里有高考考生的朋友信任我,和我沟通高考志愿的问题.他们常常会问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专业将来好就业?”每每这时,我常常会问:”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 但是通常的情况下,问这个问题的家长会对我的问题视而不见,然后继续就”未来前景”进行提问.哪怕我一再申述我的观点,我们没有一个人,能真正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我最仰慕的一位经济学老师,在毕业之后找工作的第一志愿是外贸,那个时候经济学实在是一个前途未卜的行业.时至今日,事实已经给了他超越了他最初期望的奖赏. 每当此时,我都会跟这样的家长朋友讲,我认为我已经给出了答案,而他认为我没有,是因为我没有给出”他想要”的答案. 最近在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正好讲到马洛斯的心理需求七层次.感悟良多.   从这个心理需求七层次,我们可以看出,立足在”好就业”的目标上的专业选择,很大层面上,也是立足在”生理需求”的层次上的.充其量,也就是到达”安全需求”的层次上. 很多人不理解,会认为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选择.我承认,这的确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选择.但是这个现实,并不是立足在孩子身上的现实,而是立足在家长身上的一个现实.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七零八零后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词,叫”包分配”.在九十年代,有多少家长为了”包分配”,而在高中与中专的分水岭,让自己的孩子进了”包分配”的中专院校,从而与大学失之交臂? 在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依照自己”眼前”的现实,而去做对”未来”的判断.那么这种判断很多时候,会和我们的判断大相径庭.首先,我们大多数人是不具备对未来的判断能力的,除非我们有着极高的视野,对社会的大势有着极强的感知和判断能力,甚至引导能力.而我相信,这样的朋友,应该在孩子的专业选择上不会有太多困扰.那么,我可以基本判断,有专业选择困扰的大多数家长,是不具备趋势判断能力的.那么我们因此而去推断趋势,犯错的几率是相当大的. 既然世界的变换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长来说,如此不可捉摸不可把控,我们的任何选择,岂不是像在时代洪流中抓阄一样,任凭运气的降临吗? 这个时候,我有一个看似比较稳妥的”风险对冲”方法,就是,以一个确定的自己,去对冲这个世界的不确定.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让这个选择,在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孩子都不会因为这个选择而后悔.那么,我个人觉得,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个选择,是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轻松,但是,真正要做到的家长,应该不多.而真正能在其中做工作的家长,更是凤毛菱角. 我的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我们没有,也不能给她任何建议”.这确实是一句大实话.因为他们的确没有给我任何建议,所以直接导致了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的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我根本不理解,这些专业背后的意义,和所学的内容,以及未来的从事方向,分别是什么. (当然,我的父母也确实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做到了最好,他们能力之外的,无法强求.) 所以如果我的孩子在面临专业选择的问题,我可能会采取的方法是”从终点到起点”.我会直接从马斯洛的最高层次上做工作,以满足孩子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为起点.我会首先和孩子一起分析,究竟做什么类型的事情,会让孩子有”自我实现”的感觉. 那这个时候,其实需要有一个比较基础的观点,就是需要家长认可”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认为吃饱饭是最重要事情的家长,断无支持孩子做出自我实现的选择的可能.他一定会从各个层面去思考现实利益的多寡.当然从现实利益去考虑,也并不是没有其合理性,只是如我前文所说,这种考量,是基于此时此刻家长对世界的认知来的.且无论这个认知是否符合现实(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看清真实世界的运行规律),未来的发展是否会到达一个我们如今无法设想的方向,也是极有可能性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会看到另一个现实,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把孩子往”顺应世界需求”的方向在努力,不断地要求孩子更好的放下自己的需求,从而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样的要求很有可能从根本上切割掉孩子的”自我实现”的内在感受,让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而将”自我实现”的需求给隐藏起来.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选择专业和学校的关键时刻,做出调整的时间会不够.如果我们还有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那么,真是幸甚至也. 我们回到选择专业这个话题.如果我们能幸运地找到孩子”自我实现”的方向,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其实就很简单了.就是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去把这个社会上所有存在的职业,行业,工种,大学院校存在的专业,每个专业所对应的学业,一一列举出来,给孩子看到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然后对照孩子的”自我实现”的方向,进行对照和补充. 我常常听到很多人会说一句话”我办不到”.每每这个时刻,我脑子里会冒出一句话. “挟泰山以跨北海,曰,我不能,是不能也.为老人折枝,曰,我不能,是不为也.”有一个段子,爸爸对孩子说,孩子我真的好爱你,我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给你.孩子问,那我可以吃个冰淇淋吗?爸爸说,不能!有一句话说,我愿意给你整个世界,除了让你做自己. <醒来>一书的作者在文中这样评价他妈妈”她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愿意给我整个世界,但是她却不愿意去为我读一本书,去学习如何爱我.”. 愿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愿我们的每个家长,都允许和祝福孩子,去过他们想要的人生.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国网考试资料!助你录取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国网考试资料下载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