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团队

百战团队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百战团队 > 公务员招聘信息 >

2023年国考公务员到底有多难考?

2023-09-02 百战团队

公务员考试(包括国考)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竞争太激烈

从近些年的报考情况来看,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平均报录比最少也在 50:1 以上。也就是说,理论上任何一个考生考上的平均概率只有 2%,反之,被淘汰的概率高达 98%。

如此高的淘汰率,要说难度第二,恐怕没有其他考试敢说第一。

二、选拔性考试

一定要记住一件事:公务员考试是一种典型的选拔性考试,不是资格性考试。

什么叫资格性考试?比如一些证书、职称类考试就是资格性考试,只要你考过了分数线就算通过。

但选拔性考试不同,它没有确定的合格分数线,考试成败并不取决于绝对分数,而是只取决于你与竞争对手的相对分数。

选拔性考试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无论你多努力、多刻苦,无论你考了多高的分数,最终能不能上岸,都不只取决于你的成绩,而是取决于同岗位竞争对手的成绩。

哪怕你考了 99 分,只要你的竞争对手考 100 分,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三、分岗位报名

公务员考试不是整体选拔,这是公务员考试最残酷的地方。

假如是整体选拔,比如招 1 万人,报名 200 万,那你考到前 1 万名就行。这种模式下,比拼的主要就是考生实力,只要你实力足够,爆冷的概率非常小。

但遗憾的是,公务员考试采取的是分岗位选拔,你必须在你所报考的岗位中考第 1 名(假设岗位招录 1 人)。这就存在一种可能性,即使你在所有考生中考进了前 1 万名,但在你报考的岗位中你不是第 1 名,那你还是会失败。

正因为此,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很多魔幻现象:高分选手名落孙山,低分选手捡漏上岸。很多考生分数并不高,但偏偏在他报考的岗位中是第 1 名,于是就顺利上岸了。

所以,在公考圈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考的好不如报的好。

不同岗位之间,由于要求的学历、专业、政治面貌、工作经验等各项条件不同,且不同单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受欢迎程度也不同,因此,各岗位的竞争程度和遇到高手的概率是完全不同的,这直接导致不同岗位的进面分数线差距非常大。

岗位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低的分数上岸;岗位选得不好,则会事倍功半,考了高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报名选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活。

你说你不会选岗?很正常,毕竟你不了解体制内,也没参加过考试,但是没关系,这里推荐蔡金龙老师领衔清华教研团队精心打造的《公考优师领学计划》,里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帮你对各个岗位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推荐合适的岗位,帮助你提升上岸概率,一击必中。此外,课程还附赠了超全的资料包,比如考点预测,备考、应试策略,各题型的解题技巧等等。点击下方链接就能免费领取:

【限时】清华团队教研,考情洞察+备考方案+笔面试资料包
¥0.00免费领取

四、考试内容杂

公务员的考试内容非常杂,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面对这么多知识,很多考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抓”,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却复习不到点子上去,最终事倍功半。

比如两门必考课程:行测和申论。在备考的过程中,这两门课程该如何合理分配备考时间和精力,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由于两门课程的考试内容、试题特点、阅卷评分机制等都不相同,导致两门课程的备考性价比也不同,因此,对行测和申论必然要采取不同的备考策略,在时间分配上也要有所侧重。

再比如行测,行测初看是一门课,实则是 5 门课: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5 大模块。

这 5 大模块之间,基本上没有关联,知识点之间没什么关系,一个模块学习的好坏不影响另一个模块。因此,对于行测来说,复习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提升这 5 个模块的总成绩。

由于各个模块的分值不同,复习性价比不同,考察的内容不同,对考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不同,每个考生擅长的模块也不同,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所取舍,采取不同的策略。

总结起来就是:战略性取舍,分模块突破,最忌讳面面俱到。

可能你会问,那这 5 个模块到底应该如何取舍?如何科学的安排各个模块的学习?要再次跟大家推蔡金龙老师领衔清华教研团队精心打造的《公考优师领学计划》,这套课程对行测 5 大模块逐一进行了非常清晰的讲解,对于各个模块的复习策略、重难点都进行了总结提炼,比如:如何合理分配 5 大模块的备考时间,比如:资料分析模块的速算技巧、常用公式等,帮你合理安排各模块复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免费领取:

【限时】清华团队教研,考情洞察+备考方案+笔面试资料包
¥0.00免费领取

五、考试时间紧

但凡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想必体会很深,这一点在行测考试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目前在国考和大多数省份的省考中,行测考试时间都是 2 个小时,在这短短 2 小时内考生要完成 120-140 道题目,其中还有不少需要计算的数学题,难度可想而知。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考生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全部题目,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高分必然要有所取舍。

一方面,要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难度、性价比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将重点放在容易拿分、且容易拿高分的模块,战略性放弃难度太大且耗费时间的模块。

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同理,要将容易拿分、且容易拿高分的模块放在前面,将难度太大且耗费时间的模块放在后面。

关于行测考场上 5 大模块的答题顺序,没有固定套路,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我的建议顺序是: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常识判断--数量关系。

言语理解模块题量大、分值高,是拿分的重点,放在第一部分。同时,通过言语理解模块,让大脑热起来,便于接下来做难度更高的的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是最容易拿分、最容易拿高分甚至拿满分的模块,放到中间靠前的位置,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做。

由于资料分析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大脑高速运转,如果放到后面做,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考生容易精神紧张,思维不集中,做资料分析容易出错且速度慢。

至于常识判断,很多同学习惯一上来就作常识,这一点我不太赞同。常识模块没什么难度,基本上不需要太多思考,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很多同学在考试时有个不好的习惯:容易在拿不准的选项之间来回犹豫,但通过我们多年的考试经验来看,在拿不准的选项之间犹豫,往往并不会提高正确率,甚至经常会将正确答案改错。

更重要的是,将常识模块放在第一部分做,由于考试时间还比较充裕,大家习惯性的犹豫和拖延,不自觉中就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将常识放在后面做,由于时间所剩无几,会不自觉地加快速度,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数量关系就不多讲了,绝大多数考生都放弃了,自然放在最后做。

总之,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岗,报名,到备考,每一个环节可以决定成败,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预祝各位小伙伴早日金榜题名。

学员评价

客服微信:keepwuhan
微信扫一扫,加微信咨询

目前已帮助100+考生顺利上岸!如果你正在公务员考试,这将你目前最正确的选择!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