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公就差一点点怎么释怀?

只差一点点,这是无数考生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噩梦,但是,这也正是公考残酷的地方。
公务员考试是一种典型的选拔性考试,不是资格性考试。
什么叫资格性考试?比如一些证书、职称类考试就是资格性考试,只要你考过了分数线就算通过。
但选拔性考试不同,它没有确定的合格分数线,考试成败并不取决于绝对分数,而是只取决于你与竞争对手的相对分数。
选拔性考试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无论你多努力、多刻苦,无论你考了多高的分数,最终能不能上岸,都不只取决于你的成绩,而是取决于同岗位竞争对手的成绩。
哪怕你考了 99 分,只要你的竞争对手考 100 分,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对于某个只招一个人的岗位而言,你要么就是第一名,成功上岸,要么就是第二名或第三名,与成功失之交臂,就是差一点点。
知道为什么大家经常讲“公务员考试存在很大的运气成分吗”?真如你在问题描述中所言:其他岗位都有放弃的,就你这个岗位没有,这就是运气,或许运气好一点,你就上岸了,或许你当时报名时选择另一个岗位,你也就上岸了。
这是公务员考试残酷的地方,是由它的考试组织方式决定的,所以,没什么不能释怀的,简单的说:这就是命。

正因为公务员考试是分岗位报名,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很多魔幻现象:高分选手 名落孙山,低分选手捡漏上岸。很多考生分数并不高,但偏偏在他报考的岗位中是第 1 名,于是就顺利上岸了。
所以,公考圈一直都流传着一个说法:考得好不如报的好。
不同岗位对学历、专业、政治面貌、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的要求都不同,且不同单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受欢迎程度也不同,因此,各岗位的竞争程度和遇到高手的概率是完全不同的,这直接导致不同岗位的进面分数线差距非常大。
岗位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低的分数上岸;岗位选得不好,则会事倍功半,考了高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报名选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活。
你说你不会选岗?很正常,毕竟你不了解体制内,也没参加过考试,那怎么办?当然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可以直接添加下面链接中老师的微信,让老师帮助推荐岗位:
直播课是蔡金龙老师领衔清华团队教研打造的,有时间可以听一下,里面会有专门的老师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推荐合适的岗位,帮助你提升上岸概率。此外,课程还附赠了超全的资料包,比如考点预测,备考、应试策略,各题型的解题技巧等等。
从客观情况来看,现在公务员考试竞争太激烈了,从近些年的报考情况来看,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平均报录比最少也在 50:1 以上。
也就是说,理论上任何一个考生考上的平均概率只有 2%,反之,被淘汰的概率高达 98%。如此高的淘汰率,要说难度第二,恐怕没有其他考试敢说第一。
对于淘汰率如此之高,且存在很大运气成分的考试,我一直强调,应本着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去对待,这种考试,已经不能完全用努力去诠释了。
其实,公务员只是社会上众多职业中的一个,考上了,无非就是有个旱涝保收的工作,仅此而已。
从好处说,一辈子安安稳稳,不用太担心失业风险。但从坏处说,一辈子就不要想大富大贵了,平平淡淡、不咸不淡,还要忍受这份职业所特有的严格的纪律要求。如果你生性热爱自由、放荡不羁,这份工作会无时无刻不让你感受到约束、拘谨、压抑。
中国有 14 亿人,正儿八经地公务员不超过 800 万,就算再加上医生、教师等事业编,也就大约 4000 万人。也就是说,还有至少 13.5 亿人生活在体制外,而这么多人中,很多人远远比公务员过的更潇洒、更自在、更幸福。
所以,没什么不能释怀的,就是一场考试而已,拉长到整个人生的长度来看,无足轻重,甚至多年后回忆起来,这段记忆都模糊不清了。
毕竟,无论做什么工作,最后还是为了生活。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以后的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备考是讲究策略的
公务员的考试内容非常杂,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面对这么多知识,很多考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抓”,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却复习不到点子上去,最终事倍功半。
比如两门必考课程:行测和申论,在备考的过程中,这两门课程该如何合理分配备考时间和精力,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由于两门课程的考试内容、试题特点、阅卷评分机制等都不相同,导致两门课程的备考性价比也不同,因此,对行测和申论必然要采取不同的备考策略,在时间分配上也要有所侧重。
普遍来说,行测的复习性价比要远高于申论,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将同样的时间花在行测上,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效果。因此,如果备考时间非常紧张,比如报完名之后才开始复习,一般最多也就一个月时间,这种情况下,就建议将主要精力放在行测上。
当然,行测复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继续提高就有难度,如果备考时间很充裕,那申论还是要认真复习。
再比如行测,行测初看是一门课,实则是 5 门课: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5 大模块。
这 5 大模块之间,基本上没有关联,一个模块学的好不好,并不影响另一个模块。由于各个模块的分值不同,复习性价比不同,考察的内容不同,对考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不同,每个考生擅长的模块也不同,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所取舍,采取不同的策略。
总结起来就是:战略性取舍,分模块突破,最忌讳面面俱到。
比如 5 大模块中,按照重要性来讲,最重要的其实就是 3 大模块: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这 3 大模块也是大多数考生花费时间最多,复习性价比最高,也最能确保拿分的模块。因此,在行测备考过程中,一般建议要将至少 80% 的时间都放在这 3 大模块上。
至于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模块,则根据备考时间合理安排,如果时间充裕,且上述 3 大主要模块复习效果不错,则可以适当抽出一定时间复习常识和数量关系。如果时间非常紧张,为了确保总成绩,则可以战略性的放弃常识和数量。
当然,每个人的基础、学习习惯、特长、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擅长的模块也不一样,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每个考生而言,如何有针对性地安排各个模块的学习非常重要,关于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由清华团队参与教研的《公考优师领学计划》免费课是比较推荐的。
这套课程对行测 5 大模块逐一进行了非常清晰的讲解,对于各个模块的复习策略、重难点都进行了总结提炼,比如如何合理分配 5 大模块备考时间,比如资料分析模块的速算技巧、常用公式等,帮你合理安排各模块复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点击下方链接就能预约直播:
课后记得添加老师微信,还可以领取资料大礼包哦。
总之,一个科学合理的备考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经常讲“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备考的过程中,有时候老师的一句点拨,胜过你自己钻研很久。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祝你下次考试一击必中,早日金榜题名。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
- 2023年宁河区教招面试通知!各区面试时间及总成绩公布时间汇总
- 2023年生物信息专业我在准备考研,但是家里人现在劝我考公务员
- 2023年银行工作半年,想裸辞,可以吗?
- 2023年非全日制本科 没有学位证 可以考编或者考公吗?
- 2023年公务员考试什么资料比较适合?
- 2023年现在大三下,想备考公务员和选调,不知道该怎么准备,用
- 2023年据说现在体制内对于公务员的管理越来越严格,那是不是公
- 2023年公务员的你,中了五百万,会辞职么?
-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有效刷题?
- 2023年天津教招笔试考情分析!教综分量较重!2022年只三个区单
- 2023年做了8年的基层公务员,没有得到提拔,看到一起的同事都
- 2023年811人!不限专业,有编制!天津教招不限专业总汇,幼儿岗
- 2023年哪位辅导老师的申论讲的好些?
- 2023年考研失利,感觉世界、生活不值得,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
- 2023年女生 27 岁考研是否值得?
- 2023年关于考研,可以给学弟学妹一些忠告吗?
- 2023年曾经的你能送给现在23考研的我一段话吗?
- 2023年22届应届本科生,考研调剂和高中教师编制如何选择?
- 2023年体制里面一眼望到头了怎么办?
- 2023年因为不考公务员,母亲以泪洗面,父亲痛骂考个名校还不如
- 2024年最新消息!23国网二批各省份招聘计划出炉!
- 2024年最新!国家电网招聘7335人!湖北425人
- 2024年最新!备受国网青睐招录400+的电力院校,22届毕业生就业去
- 2024年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全力推动“稳就
- 2024年重要!今年的国家电网招聘,符合这些条件才能报名
- 2024年重磅解读:国家电网2024招聘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 2024年这个最大规模的国企招聘,你有两次机会可以进入!
- 2024年招聘贫困农民工 国家电网计划提供1万个岗位
- 2024年招聘!湖北电网招425人、湖北理工学院招5人
- 2024年再添“500+”岗位,国网湖北电力助力高校毕业生“稳就业
- 2024年易电解读:入职供电服务公司后待遇如何?发展前景怎么样
- 2024年襄阳市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供电服务员工社会化招聘公告
- 2024年先人一步入国网!国家电网优先条件汇总
- 2024年喜讯!国家电网又有13家单位招聘!
- 2024年无领导面试――电网校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