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省考我笔试第二名,第一名比我高了八分,第三名比我低了一分,只招一个人,我能逆袭上岸吗?

各省情况也不同,但就大部分省份来说,高分和低分差六七分还是比较正常的,有的省份高分和低分甚至能差到二十分。
但我还是要说一句,面试想高别人4分,其实也不是特别容易,要么是自己水平较高,对手面试水平一般;要么是自己水平还行,对手水平不行。
我有几次面试经历,简单说一下,给题主以自信。
本科毕业后,我考了江苏和浙江的公务员,两次考试都在有效名词内,且都比后面的同学高好几分,最多的是高了不到8分,但两次面试都被翻盘了......
而被翻盘的原因,我也总结了一下,一个是自己的表达能力确实不太行,另一方面就是过度紧张。
硕士毕业后,考了央行和省考的面试,央行答得声音特别洪亮,而且表达很顺畅,最终面试88分,就我了解的朋友而言,比我高的不多。内容我记忆中是比较一般的,没有什么亮点;省考笔试是第二名,面试的时候也算碰上了运气,某道题目是我特别擅长的,而且这一块是我了解比较深刻的,于是我便把自己的了解(时政相关热点)答上去,结果自然很好,面试89分多,岗位第一,成功翻盘。
而面试高分的原因,我也总结了一下,其实内容是可遇不可求的,它能决定你的上限,但是决定你的基础分的是表达和自信。
先简单说一下内容层面吧。大家在练习的时候会发现,有的同学在面试答题时对于典故和热点内容信手拈来,有的同学来来回回就是那两个例子。看起来积累丰富的同学会更有优势一些,但是,其实当你学习时就会发现,虽然积累的少,但是也够用。
尤其是综合分析类题目,会用到一些例子和名言警句,那你简单积累一下就好,比如年轻人要奋斗方面,有尼克胡哲等人的例子,也有“青年人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的名言警句;再比如要自省方面,有托尔斯泰自我反省的例子,也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名言警句。
各个点你都积累一下,想出适合自己的一些例子,背下来就好,答题的时候直接就拿来用,而不是现场去想。
而形式方面,我真的很推荐大家多注意。我也一直坚信,面试的时候,只要表达流畅、自信,你的分数不说能排前几,但一定至少是中等往上的。这也是我硕士毕业后面试得高分的最大原因。
那就简单来说一下答题注意的地方。首先是自信,其实你想想和别人平常交往的时候,是不是也比较喜欢和自信阳光的人相处,面试也是同理。面试中,心里发怵是真的,大家都一样,但是你在面上必须要让考官看到你这个人从头发到脚趾都是自信的,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天选之人,我觉得之前一起公考的老师说的话挺好,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然后是表达上,面试比较开放化,没有唯一的答案,能够自圆其说便好,所以答题的时候,你只需要把想说的内容流畅的表达出来,尤其是注意断句,抑扬顿挫,声音洪亮,考官本来都昏昏沉沉的想要睡觉了,面试的时候,你就把你当作讲台上的老师,他们就是台下不爱听课的学生,如何能在规范的答题中提起他们的兴趣,这就很重要了,但是面试答题比较常规,答出出彩点又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多在表达上下文章。而至于你在培训班学的那些套路,不必完全追求这些东西,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思路答出来即可,表表达上同样要自信,你答出来的内容就是最对的!
最后还有个目光交流,大部分情况考官都是昏昏欲睡的,但是你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他是一定会抬头看你的,有可能是看一眼,有可能是一直看,这时候机会就来了,你只要敢看我,那我就回看你,谁看你你就看谁,目光对视,是最能直击心灵的,也是自信的最大体现。
当然,面试其实就是练胆儿,胆子大了,能抹开面子来回答,那你一只脚就差不多踏入到体制内了。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