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之后考公务员会吃亏吗?

不要那么悲观,大部分情况考研后考公都不吃亏.......虽然我比较推荐大家想考公务员就尽量早考,但如果你决定读完研后再考,那问题也不大,至少在平台和待遇上会高很多。
首先是平台上,目前硕士在报考上,省市县乡四级一般都是可以报考的,而本科大部分的岗位都在在基层,即县市区和镇街岗位,在单位层级方面,硕士可选择面比较广,当然,如果你真的考到了省直或市直单位,那幸福感也比基层要高很多,你的起点可能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终点;
再说一下待遇问题,大部分岗位大部分情况,硕士进入体制内定四级主任科员,当然,也有部分很坑的岗位给定一级科员,着实有点烦人。但绝大部分招考硕士的基本都能定四级主任科员,在待遇上享受副科级待遇,每月到手多500块钱左右,当然其他的比如 社保公积金绩效等,总数也会比一级科员高一些。
但是如果你真的决定考研后在考公的话,我强烈建议你考个名校的硕士,因为在考公上,你会发现名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完全是参加不一样的考试。就部分双一流高校来说,各省的定向选调都有的那些学校,直接参加定选,考上的几率那可真是太大太大了,甚至部分省份,只要你服从调剂,只要你笔试分到线了,只要你面试不骂考官,你肯定是能成为一名公务员的。目前定向选调确实挺香的,至少在进入体制内,会变得容易很多很多,当然,目前定向选项系统招考也有三四年了,省直市直岗位逐渐在缩招,县市区岗位也开始浮出水面,甚至部分直辖市搞出个定向镇街,未来的招考形势其实也不太乐观。
当然,题主的会计专业在公务员招考中的岗位还是蛮多的,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比较建议题主在本科时参加一下公务员考试,不过这也并非让你放弃考研,其实就考研和 省考来说,是可以兼容的,我当年就是这么干的,先是准备考研,12月底考完后,一月份开始准备考公,三四月份参加省考,两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也大概明白知识点了,能不能考上就看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运气怎么样了。但是我也知道很多同学不愿意本科考研时因为专业实在太坑,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之前在一起公考培训的同学就这样,本科是学的社会学,能报的岗位太少了,硕士考了其他专业,最后用的硕士专业考的公务员,这种情况,其实考个研再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会好一些,尤其是跨考一些招考岗位比较多的专业,比如法学,汉语言文学等,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是实在逼得没办法了........至少在读完研后,有更多报考的岗位,有更多参加考试的机会。
但是如果你本科专业能报考的岗位挺多,比如会计,如果你硕士还报了一般的院校,如果你还一心想考公务员,那么我还是建议你能早考就早考,能早参加就早参加,能早进体制内就早进体制内,因为读完硕士招考情况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还要严峻,首先是普通院校参加不了定向选调,这条比较容易进体制内的路子基本已经断了;其次是公务员招考问题,目前省市两级岗位基本都在缩招,县市区和镇街岗在增加,这意味着读完研后,可能你还是只能报县市区岗,那可能早考比较好一些。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