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二本学校,毕业要考公务员吗?
2023-09-01
百战团队

考,一定要去考,越早去考就越好。
我有个朋友,普通二本机械专业毕业,在大学毕业第五年的时候选择辞去工作全职备考,报了一起公考的线上班,从8月份辞职到来年10月份花了一年多时间,最后成功上岸家乡十八线小县城的乡镇。到单位报到的那一天,单位开会迎新,看见高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坐在主席台上迎接他,他发微信跟我说了一句“真后悔自己没早点考”。我直接回了他一句“当初劝你去考,别去什么工厂当工程师,你死活不听,现在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了重来。”
- 考公可能是最没有学历、学校歧视的找工作考试了。还是那个机械专业毕业的朋友,他在金九银十找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事。一个在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公司在隔壁某985院校进行校招,他偷偷混了进去,递上简历,人家一看开头就退了回来,直接一句话让他灰溜溜的走了“不好意思,我们公司本科生岗位要求985院校以上,其他211院校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是在考公的道路上,那可是公平的不能再公平。任你是清华还是北大,不管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只要报考同一个岗位,那就是考同一套试卷,能不能上岸那是凭考试本事,跟学校、学历没有一毛钱关系。
- 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啊,内卷的激烈程度难以想象。前有清华北大博士硕士学历竞争杭州余杭区街道办工作人员,现有某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博士参考武汉社区干事岗位。印象中的高学历人才都应该是从事着高大上的科研、教学工作,开拓创新为国家科技力量不断前行,可实际上的大家都在想尽办法挤着往体制这个围城里面进。如果读研、读博之后还是为了考公,那在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研考博成功的情况下,直接去考公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体制内,在学历进入方式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越早就越好。所谓的进入方式优势,指的是定向选调、人才引进等特殊方式进入,大家都是普通省考国考进入体制内,研究生比本科的优势就是每个月工作多几百块,但是三年的年龄优势则是实打实的。三年可以是工作经历、人脉关系、工作能力的积累,也可以意味着更多可以抓住的机会。在体制内工作,永远不变的真理就是“年轻化”,可能当提拔重用刚好卡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也许才会明白年龄的重要性。
绝大多数情况,我都优先建议考公,但是如果你是天坑专业(生材机物化等)毕业,那可以换个方法试试看。我那位机械专业毕业的朋友在全职备考之前还在职考了三年的省考以及国考,期间只遇到过十个手指头可以数完的专业对口岗位,最后他选择了报考三不限乡镇。这种选择是很难,但是也很无奈,因为根本没得选。所以,如果你是这些专业中的一员,为了增加上岸几率,你不妨试试跨专业考研,专业选择考公王牌热门专业(计算机、管理、法学、中文、财会)。这个方法有两条不同的任务支线:
- 如果非常牛,跨专业考上国内TOP20以内双一流院校,且在校期间成功入党,那么恭喜你解锁定向选调任务。一旦上岸,年轻和学历都沾上,还有定向选调生的优秀培养渠道,未来的阳光大道可是任你行。
- 如果成绩一般,考上了普通学校的研究生,那也不错,在考公这条路上选择大大的。占了专业的光,你的岗位选择别别人多的多,完全不需要挤着去那些高报录比的岗位,也占了学历的光,可以选择更高层级的单位。选到了好岗位。
我身边的朋友有毕业直接考公的,有毕业考公没考上读研毕业后再考公的,有工作好几年再考公的,总结一下就是“找工作的尽头是考公”。公务员这个工作,可能不一定是你人生当中最好的选择,但一定是不会犯错的选择,当你面临人生的岔路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候,不妨就直接考公吧,肯定不会错!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