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出国读研,回国后却考公务员,你们怎么看?

出国读硕后考公方法可取,但是读文垂再回国考公,不太可取。
目前去国外读书回国后有两个容易进入体制内的渠道,一个是定向选调,还有一个是人才引进。定向选调是行政编,人才引进是事业编。
先说定向选调,目前定向选调成为各省招录公务员的普遍方法,当然近几年的定向选调也是极其火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2018年至2022年的定向选调情况,岗位设置、报名人数、学校限制基本上都是越来越严格。定向选调不同于普通的选调招考,重在定向二字,早些年定选直接定向到省直、市直单位,但是现在的定选下至镇街上至省直都是有设置岗位的,除此之外定选的报考要求相对较高,一般是要求双一流高校或者是QS100院校,再加上学生干部等硬性要求,很遗憾文垂并不在此列;
再说人才引进,相对于定向选调而言,人才引进招考的人数更多,招考的次数也更多。从2019年开始,各地的人才引进基本上都开始招考,到今年,各地招考的人数已经是相当多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将人才引进作为自己的主要就业方式,相对于定向选调,人才引进对于资格的要求相对较低,有的地区要求双一流高校或者是QS前100高校,招考范围和定选差不多,有的地区则是单纯的要求双一流高校本科或者是硕士研究生,注意,此处的双一流高校本科、 硕士研究生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你是硕士研究生,甭管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所以你读个文垂,在不要求院校的地区,考个人才引进还是可以的,但是一般仅要求硕士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一般,不信你看一下南京、苏州等地的人才引进,这条件要求一点都不比定向选调低。

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去国外读个水硕再回来参加普通的公务员招考,不能说完全没必要吧,基本也是没必要。就目前的公务员招考来说,虽说有部分岗位限制研究生学历,但是大部分岗位还是要求本科及以上,硕士并不能帮你筛选太多的岗位,同样也并不能给你减少很多的竞争压力,毕竟国内的硕士生就业已经够难了,他们同样也是把考公作为比较前置的就业方式。此外你还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即便是出去读一年,那也是实实在在的一年时间,一年的时间如果你专门备考公务员,可能已经上岸了,因为就目前的考试行情来说,公务员考试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所以能尽快上岸就 尽快上岸。
说到这,公考菌想到2017年北京公务员的面试题目,如何看待海归贬值现象。2020年新华社专门出了一篇文章说留学生收入分化现象,用人单位将海归分为了小海归和大海归,大概龟是掌握独特核心技术的群体,小海归即是镀金式的群体。2022年上海闵行区公务员招录,要求海外硕士学位的学制最少为 2 年,一年制硕士的红利期早就过去了,其实不光体制内有这种招聘方式,企业校招对于海外一年制硕士了解更深,也是针对性更强的,正如2017年北京公务员的面试题目,其实四五年前企业对于这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往企业招聘迷信海归、迷信海外文凭,但随着国内院校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国内专业设置的匹配性更强,所以就同等水平招聘上,招个在国内实习经历丰富的、水平还不错的学生更容易也更简单,当然薪资可能还更低一些(留学费用太高了),所以现在还想去国外读一年制硕士的同学,需要再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毕业回来之后的环境可能和你预想的会大不一样,甚至可能并不会起多大作用,至于上海闵行招聘留学生本科学历限制双一流高校的,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国内院校硕士不限制本科院校,国外院校限制本科为双一流,其实就是不想招考去国外镀金的同学.......可以说针对性非常强,这在目前各省市的公务员招聘中是第一例,也是比较大胆的招聘方式,之前在一起公考听公开课是也了解到以往我们看到部分省份招考定向选调时,限制本科院校也必须为双一流高校,但这都是针对国内院校的学生的,其他省份对于国外院校招考定向选调时,对于本科院校限制基本上是没有的,上海的这个招聘属实证明了领导对于海外硕士的研究是比较多的。
加油,各位同学!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