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团队

百战团队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百战团队 > 国网招聘信息 >

2023年电气硕士23届国网备考经验贴

2023-04-20 百战团队
由于我当时备考时就是咨询学长学姐的经验以及去知乎吸取了很多往届学长学姐国网上岸的经验,一批上岸后我就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留下一些属于我的备考经验与方法供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国网的网址为 http://zhaopin.sgcc.com.cn作为普通一本院校的研究生,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相关的课题做好,因为每个学校的中期检查以及预答辩时间不一样,需要自己提前了解具体的时间,在准备考国网前将自己的毕业条件做好,因为投完论文还需要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以及修改格式等来来回回非常耗费时间,需要将这些做好之后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国网的复习当中。我当时是9月初开始的备考国网(23届因为疫情推迟到23年1月2号笔试),10月底学校的中期检查浪费了几天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看国网。个人认为3个半月时间完全充足国网考试。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复习经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的经历和感受进行总结(皆为个人亲身感受,无任何商业因素):(1)23年一批难度成绩分析多数同学都反映23年本科一批较去年的题偏难,但是成绩下来70、80分的很多,陕西的一批面试线大概56分左右,选岗线在70分,可想而知今年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对于国网来说肯定是择优录取,因为23届的报考人数比往年多不少(下面这个图还不是最终的人数,西安好像最终2000人,含本科、研究生、专科生),竞争压力很大。我的笔试成绩为80分,面试成绩为78.4分;笔试占比65%。面试占比35%。最终成功上岸省会电网。(2)23届真题总结 个人感觉题目不是很难,考的很全面,不像22年电网络考的很多,难度很大(好像是不定导纳矩阵);23年电网络有一道题印象非常深,分值为1分,是关于一阶动态电路的方程列写(含非线性元件),还有关于KCL、KVL的节点、回路、割集矩阵的形式(很细节);电分有一道三母线的计算题,计算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还有一道三相短路电流非周期的起始值(短路前空载,不计电阻,短路发生在A相电压取得正方向最大值瞬间)、各序电流大小值排序;现代电分出了个光伏并网的条件(多选),每年的超纲题基本都是和新能源相关的概念;继保题目感觉挺多,励磁涌流与短路的区别,零序电流保护的构成,传输电气量的通道,中性点接地保护,都是讲义的基础知识;高电压不难,考了个球间隙、棒间隙静电电压表的作用(其实是考球间隙是唯一能直接测量各类高压的装置),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250/2500 \mu\mu s),电介质极化还是损耗的分类,空间电离的分类;电气设备考了隔离开关的作用(多选,注意2A、5A的对象),电弧最初产生的电子来自于哪,哪些元件可不校验动热稳定性,校验裸导体的短短计算时间,稳定稳升与初始温升无关,集肤效应的影响因素(单选,选题有电流频率、电流大小),电流互感器10%误测曲线。还有一道搞人心态的6阶电机方程(1分)总的来说,题目比较均匀,有难点,但大多数都是讲义上的基础知识点,需要自己平时多注意,把知识点记牢,23届研究生计算题是有的但不多(四五个吧),陕西考场是可以带计算器,(3)国网考试各科看法及建议首先研究生国网考试总分165道题100分,考试时长180分钟。前30道题为企业文化、时政、行测的单选题(每题0.5分,总分15分);第31-100题为专业单选(含10个1分单选,30个0.5分单选,总分40分);第101-125题为多选(一个一分,总分25分);第126-155为判断题(一个0.5分,总分15分);第156-165题为资料分析(10道题,一个0.5分,总分5分)6门专业课总共80分(其中),加上企业文化(6分)、行测(6分)、时政(3分)、材料分析(十个题5分)的20分。实际上机考试题目顺序会变。国网考试的大纲如下,国网没有指定参考书,我当时买的的讲义(送视频): 序号1-7为电分书的内容,可以参考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8-11为继保内容(用的本科的书)序号12-15为电气设备书的内容,这个看讲义就行;16-19为高电压内容,看讲义就行,因为这两个都是靠背的,讲义内容完全够。电网络当时附加参考吴宁的电网络分析与综合(强烈推荐,里面的好多例题变一下都可以拿去直接考,如果有时间可以多看看这本书)每年现代电分都会有新题(也就是超纲题),我当时参考了下刘天琪的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感觉用处不大,主要还是讲义。我本科电路(考研也为电路)、研究生电网络都学习过,基础较好,在国网考试当中电网络分值也比较大,但是现代电分(完全没学过)、高电压、电气设备基本没有学过,或者早都忘完了。我当时看视频课的顺序是电网络、电分、现代电分、继保、高电压、电气设备,第二轮复习完之后看的行测,国网的23届企业文化出了之后打印12月多才看的。 电网络:分值大,与电路联系很紧密,电路基础好的可以省不少力,尤其是第一章的网络元件的基本性质(R、L、C、忆阻元件的线性非线性,有源无源,时变时不变;阻抗逆变器及回转器的矩阵形式),前期非常容易搞混,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认真学习,每个地方都要自己动手推一下(讲义公式推导这块很简练,遇到不懂的地方多翻翻书,反复思考,尽量每个地方都弄懂),基础不好的可以看看邱关源老师的电路。 电分:分值大,学习难度大,初始阶段在于对讲义内容的理解,计算题也是有的,第六章内容电力系统简单故障分析与计算与继保联系很大,这块属于重难点,占全书的1/3(计算基本都在这块),还有就是标幺值的计算。 现代电分:分值较大,研究生特有科目,33-34甚至还有电力电子的内容,学起来也很吃力的。 继保:分值较大,学习难度大,需要认真理解,搞懂每一种保护的差别及特点,自己多总结,关于继保的计算题很少,都是对不同保护的概念进行考察。 电气设备与高电压:这两放一块,主要是靠反复记忆和背。(4)关于笔试一路备考的分享我从22年9月2号到学校开始的备考,一直到1月2号考完试。我看的书和讲义比较杂,属于是集结百家之长,的讲义、VIVI的课本和强化讲义、博电的6000习题和模拟冲刺八套卷、珞研的模拟考场,第一轮复习:是看的讲义和视频,大概一个月看完(因为我得备考时间不多 ),视频一般是1.5倍速(根据个人吸收速度,遇到不懂的及时停下来思考,而不只是为了看而看,给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多做笔记,以便后面回过来看时快速吸收。第二轮复习:主要是看各机构讲义(VIVI的课本,博电的强化讲义)和原来的讲义并做笔记,每看完一本书,就做某博的习题(这个题确实很多,6门课总共6000道题,基本知识点都涵盖到),然后再改错,回过头总结错题和再看一遍知识点,看一轮没看的高电压和电气设备并做题,再总结;大概持续到12月初。第三轮复习:这个阶段是重要的,是冲锋阶段了,首先就是要把每门课的知识点都了然于胸,不翻书都知道每门课有几章内容是什么、每个知识点大概在什么地方、每个公式如何去推,怎样去记住;大概到12月6号的时候,因为当时疫情考试时间推迟,摆烂了几天,后面一直都是珞研的模拟考场做题总结,某博的8套卷做题总结和看书、看讲义,后面也看了行测的视频(两三天就看完了,稍微做点题)和抽时间去背企业文化的题库(每年出的时间都不一样,23届是11月10号出的通告)。我的每日学习安排如下:上午:8点左右到11点半;午休:12点-14:20左右到工位学习;下午:14:20-17:30中间可以适当休息晚上:7:00到10点左右个人认为,如果导师同意,全力冲刺的备考时间4个月是完全够的,拉长战线后期非常容易疲惫且学习效率不高,无法耐着性子坐下去看书,只有在做题的时候才能好点(这是身边人的教训啊)。(5)关于面试作为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面试占比35%,千万不要小瞧面试。今年某省的综合分数80和79.5相差了5个人,我报考的省份为半结构化面试,面试我当时报的珞研的面试班,里面有面试宝典内容很详细,还有老师线上实战模拟。在疫情的大环境下,目标省份采取的是线上面试,首先根据短信(这个已经是分好组的)进入一个预备会议室,老师会给你讲解注意事项和确认身份(承诺书和身份证)以及另外一个正式面试会议室的会议号,之后全部在这个预备会议室里面等待(时间可短可长,23届研究生面试开始时间为下午2点,按照姓名首字母分组来排序的,有的几分钟,有的甚至从2点一直等到下午6点),每个人的面试总时间时间不超过10分钟(自我介绍不超过1分钟,每个问题不超过2分钟,都有人计时的)。(6)关于网申、资格审查网申材料:1、本科双证(学士,学位)2、证书(有的话,四六级,计算机,所有比赛的获奖),3、本科、硕士成绩单(本科的放到一块,命名为其他);4、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5、学籍在线验证报告。6、二代身份证资格审查资料必备: 以上就是我23届国网一批的经历和建议,祝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电气人加油!!!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国网考试资料!助你录取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各省农电招聘公告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