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团队

百战团队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百战团队 > 国网招聘信息 >

为什么去读研?

2023-03-13 百战团队
本文作者:Seven以下为全文:(双击文章点赞,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2023年考研失败了怎么办?我回答了这个问题,没几个人看,想了想,整理一下,总结在这里。我之所以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考研失败怎么办”这个问题让我穷尽所有心思地思考过,因为“考研失败”这个词勾起了我很多回忆,有一些回忆是原本不愿意回忆的,但是我想,写下来应该会对今年考研失败的人有些帮助,最少应该会是引起一些思考。我也更想就此说明一下,如果首先弄明白了为什么要去读研,“考研失败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也就会自然有了答案。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回答方式,鸡汤鼓励式,认清现实式,讽刺挖苦式,都是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可能会给出的答案,答案万千,但可能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的答案,因为在人成长的一个特定阶段,自身兴趣,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生长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左右一个人的思考,形成某种认知,再去影响下一个阶段决策的过程和结果,这就是生活的微妙之处。我本人,经历了两次考研,失败的那次,复试以0.5分的差距被刷,刻骨铭心。本科阶段,我与绝大多数人一样,该上的课上,不想上的课就逃,通宵打过游戏,考试前也通宵看过书,一群同学出去喝过酒,也在图书馆里一个人看过整日的书。总之,波澜不惊地走完四年,得过奖学金,做过学生干部,评奖评优有过收获,不能说优秀,起码合格。大四那年准备考研,上课,刷题,背政治,在自习室里一泡一天,早出晚归。那个时候很有动力,付出比别人只多不少。但是现在回想那个时期,每天只知道自己在考研,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更没想过考完研自己要去做什么,以及毕业以后的未来。很快,初试结束了,虽然感觉数学很难,但是自己觉得考得还不错,估完分以后,完成了大四上学期的考试,大摇大摆地回家过年了。查完分,知道自己大概率能进复试。直到学校出了复试分数线,自己的分数仅仅比复试线高两份,才意识到了当年考研的形势之严峻,自己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在距离复试仅有一周的时候,突击复习复试的五个科目,找了往年的题目,开始积极准备。那个时候我还是认定,自己应该能考上。复试结束,第二天出成绩,第三天出录取名单,我开始非常焦虑。名单出来以后,我从上到下翻了五遍,也没有找到我的名字,当时的脑子是空白的。看了看被录取的最后一名的综合得分,又算了算自己的分数,差0.5分。如果没过国家线,如果没能进复试,如果进了复试但以很大差距被淘汰,或许我的心情都会好一些。但是,经历了一个从初试到复试的完整的考研周期,最后差0.5分,天壤之别,擦肩而过,内心中的懊恼与悔恨无法言表。此后的两个月时间,我的头脑里只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怎么办”,第二个问题是我为什么初试以后没有全力准备,哪怕多作对一个选择题,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我和我女朋友考同一所学校,她成功了。为了离她近一些,我找了一份北京的工作,当时没打算再考研。这份工作,和我的专业对口,跟项目。从事用户侧能源管理平台的开发和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用能的数据采集监控。客户主要是一些高校、医院、比较新的写字楼、园区,我们为他们做电力监控、能源管理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一直到今天,我都对我的这份在北京工作经历充满感激。在那个企业里,同事都很好,毫不吝惜对我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人的指导,我以一个小白的身份,接触了电气工程设计的行业知识,了解了能源管理从概念走向项目落实,也接触了电力领域的互联网+思维,也见证了一家小型科技企业的上市。从此我过上了北漂的生活。1700一个月租了一个小卧室,面积不大,但还算有个容身之地。那个时候每个月除去去房租和吃饭,基本上分文不剩。周末的时候回和我在读研的女友见个面逛个街,其余时间我就穿梭在北京的各大景点。又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需要给一些园区、写字楼、高校做能源管理平台,我能有机会经常去北京的各大高校,出入一些高档写字楼。那段时间我才真正领略了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我才领略了北大里的风景和文化氛围,我才见识北影里参加艺考的人有着怎样的好看的皮囊,传媒大学的学生练声时候的腔调是怎样的天籁之音......就是这个阶段,开阔了我的眼界,加深了我对行业的了解,丰富了我的阅历。(想了想,放点当年的图吧。。。有些图,当时手机像素不佳)那个时候见过的校园风景......北大校园里的雪人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国网考试资料!助你录取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各省农电招聘公告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